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马克思专题
 首页(勿添加资料) | 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工程技术中心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勿添加资料)>>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就业研究>>正文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施途径新探
2013-10-28 08:44  

谢安国

(安康学院  政治与历史系,陕西  安康  725000

 

  要:职业发展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层面的教育、能力及素质培养和提升层面的教育、就业技术层面的教育。开设专门的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学科渗透、测评与辅导以及校园文化等是实施职业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就业;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安国(1963—),男,陕西汉阴人,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7082);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项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研究” 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AYQDRW 201012

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careerdevelopment education)的简称,它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咨询、求职择业指导、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职业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在校学生认识专业与职业、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反映出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结构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市场经济要求尚存在不适应或脱节;同时,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目标错位以及综合能力与素质达不到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等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除了要使办学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做到标本兼治。

一、职业发展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就业和职业发展当中面临的困境。首先,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成功的职业发展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丢掉“精英”意识,放下架子,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其次,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人生观、择业观,树立动态的就业观。通过职业发展教育,使大学生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动态就业观。第三,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职业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大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增强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通过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就业,开创成功的人生的信心,主动将高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自己在就业以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发展教育可以促使大学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融合。高等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终要面对市场,还要接受职业发展的考验,忽视市场规律和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问题,只讲教育的规律是偏颇的。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但其核心首先是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人做事能力。大学教育要意识到构建适合学生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需求导向型”的大学教育是高校的正确选择。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教育要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作为通识知识的职业发展教育能够弥补专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方面的不足,使之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职业发展教育在完成大学教育和市场需求的对接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

纵观国外职业发展教育和我国于本世纪初在部分高校陆续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发展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认识层面的教育、能力及素质培养和提升层面的教育、就业技术层面的教育[2]

(一)认识层面的教育

认识层面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意识唤醒,即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认知,唤醒他们的职业发展愿望,让他们提前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和人生方向,充分认识大学生涯在职业生涯当中的意义,树立学习目标――职业发展目标。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校园文化等形式向低年级学生普及有关职业生涯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一,传授职业生涯基础知识。如职业生涯基本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职业决策技巧等。第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与选择。大学生毕业时面临的出路无外乎四条:就业、考研、自主创业和出国留学,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利弊,做出理性思考与选择。

(二)能力及素质培养和提升层面的教育

能力及素质培养和提升层面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践辅导,辅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认识职业社会,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和有计划的训练,最终帮助大学生形成核心竞争力,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辅导、职业社会认识辅导、职业化素质养成辅导和创业指导。在大学里,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或精神,进入社会,当时机成熟时能果断把握机遇,自主成才。

(三)就业技术层面的教育

就业技术层面的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指导,具体包括就业政策和法律指导、就业心理辅导、择业技巧指导和职场生存与发展指导等,指导毕业生合理定位,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就业技巧,协助学生顺利就业。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施途径探析

(一)开设专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

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职业发展教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社会,科学选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合理规划大学生涯。课程内容主要有职业发展计划理论,专业及相关信息,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职责、任务、环境与任职资格条件,社会职业发展变化等职业信息;教育形式主要依据内容可采用讲授、讨论、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社会职业调查、项目研究和工作实践等。开设专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最大益处是受众面广,可以大面积的向大学生传授有关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唤起他们的职业生涯意识。

(二)学科渗透

所谓学科渗透是指,在学校内,任何年级、任何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须尽可能地强调其所授课程具体内容的实际涵义与职业价值。任课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职业操守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结合学科、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如在教学与科研的同时送他们到企业、行业中去参加实践等,便于使学生了解特定的职业、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了解某具体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最大益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职业价值的经验和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职业测评与辅导

职业测评与辅导的主要功能在于实践中协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个性化地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在职业方面遇到的困惑或困扰。实施职业测评与辅导应遵循学生的职业心理和社会职业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认识、引导、计划、准备、体验、定向、决定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辅导的具体内容有: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职业发展进行计划与探索,对大学生职业计划、职业探索等各方面所需的技术进行具体指导,大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职业角色的试探,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参与项目研究、参加多种竞赛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从事一些兼职活动

(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特点是潜移默化,由表及里,其对大学生的熏陶有时可能比书本更为深远。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还可以净化环境,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为广大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训练,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3]

举办职业指导讲座。这项工作要由专业教师负责,并不断规范化、系统化,对于没有开设专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学校,更应该大力举办此类讲座。

开展职业生涯主题活动。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演讲会、模拟招聘等职业生涯主题活动,这是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充分利用传媒。传播媒介主要包括两类:纸质传播媒介和网络传播媒介。纸质传播媒介具体包括职业指导手册、报纸、宣传栏、宣传册、信息资料、报纸等以纸质的形式传播职业生涯知识与技能的载体。随着网络的普及,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咨询与指导也不容忽视。

科技文化活动。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也是向学生传递职业生涯知识,营造学校重视和支持学生职业发展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基础。只有当毕业生树立与时俱进的正确就业观念,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备了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最终取得成功就业。高校应该从工作体系建设、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把职业发展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全程化、专业化、全员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苏星海.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7, 5).

[2]冯大奎谈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意义[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3]徐耀生.浅谈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J].大家,2010,(2).

 

本文刊载于《陕西教育》(高教)2011年第4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