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共同发起并组织的“阿者科计划”学术研讨会(2025)在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阿者科村等地开展,来自我国高校与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研究院人员5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研讨会围绕“旅游减贫”“旅游集体经济驱动的乡村治理与制度创新”和“高校(第三方)的地方旅游援助实践”三大主题展开研讨,其论坛以“汇报+与谈”形式,开展学术互动交流。我研究中心成员赵临龙教授应邀参加活动,从田间地头实际考察,了解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从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参观,看到两山理论实践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茶山调查时,提出此论断),对安康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在学术活动互动环节,赵临龙教授与东北师范大学周丽君副教授,就南北旅游大通道内蒙古边界口岸与吉林省边境村旅游发展进行对话。会议期间,赵临龙教授还应邀参加了元阳县彝族火把节活动,体验民族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特殊作用。


7月22日-24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广元市主办的“川陕甘渝大蜀道文脉·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广元市旺苍县举行,来自我国相关地的专家学者及文艺爱好者百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走进旺苍县高阳镇鹿渡村大茅坡茶园基地,感受大茅坡治理荒山的艰苦奋斗精神,并且进入米仓山镇七里峡景区,感受米仓道上民间艺人原生态民歌对旅游景区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在学术活动中,赵临龙教授作了《蜀道旅游文化品牌创意的文化赋能探析》报告,引起人们的注意。会议期间,赵临龙教授还应邀参加了“蜀道承文脉山歌响红城”川陕甘渝大蜀道民歌展演活动,感受大蜀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围绕广元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米仓道(旺苍段)旅游资源开发前景调查研究》,依据旺苍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优势,提出旺苍县形象标识语“红色旺苍,米仓福地”,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