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简介  研究队伍  智库文档  研究成果  社会服务  成果影响  管理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勿添加资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中心成员赵临龙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重要文章
2021-04-15 16:15  

近日,中心成员赵临龙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重要文章《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发展》,这是赵教授多年致力于陕西旅游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获得作者授权,全文刊发《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发展》一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23日第5版
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发展

赵临龙
   

 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要将汉江打造成国家战略水资源的保障区、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的示范区、中西部联动发展的试验区和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的先行区。这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汉江的历史作用

汉江作为我国古代“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不仅是交通之道,也是经济之道、城市之道、文化之道。

水道为古代的交通“快速干道”,通过码头与陆路连接,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本流域的交通网。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嶓冢山。整个汉江流域涵盖陕西、河南、湖北三省70多个县市,几千年来做出巨大的贡献。古代汉江是秦巴地区连接长江的一条重要水路,丹江是长江地带通往古都西安的一条重要水陆交通,唐白河是由长江到达古都洛阳的重要水陆通道。历史上,自南方而来的物资经汉江由老河口入丹江,送达龙驹寨经陆路(秦楚古道)抵达京城长安,后来经过汉江溯唐白河而上,抵伏牛山(秦楚商道)经洛水入黄河流域达帝都洛阳。

汉江流域的汉江、丹江、唐白河水道。明、清时期的丹江航运日趋繁荣,鼎盛时仅荆紫关码头每日泊船百余艘,帆樯林立十余里。汉江自西而东流经陕西、湖北,由汉口城汇入长江;丹江自西而东南流经陕西、河南到达丹江口汇入汉江;唐白河自北而南流经河南、湖北,在襄州区张家湾入汉江。受水道的码头经济影响,产生了一大批的城市聚居地。

丹江和唐白河作为汉江两条重要支流,串联起中国历史上两个最重要的区域--中原地区和长江(汉江)地区。丹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曾经是楚都丹阳城所在地。唐白河与汉江的交汇处,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是“华夏第一城池”(襄阳城)所在地。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是武汉的重要港口。当今,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汉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207年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再次起兵,开创汉朝(西汉)。因此,可以说,历史上的汉中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汉江流域自古战事频繁,商贸交通繁忙,这里遗存有丰富的古道、古镇、古器物、古战场、古栈道、码头以及摩崖碑刻等多种形态的历史古迹,汉水流域是中国中部地区不可忽视的古代文明地带。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发展

如今,要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必须遵循《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的发展原则,在保护优先的条件下,充分利于其资源优势,做好绿色经济发展,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具体而言,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建设。

第一,构建汉江干支流旅游观光性航运体系。历史上,汉江航运推动了码头城市的经济发展。可将城市码头作为旅游的重要载体,通过码头场景或码头遗址,讲述城市的历程,展示当地的资源优势,增强码头城市的竞争力。此外。还可以恢复汉江(丹江、唐白河)的部分航运作为旅游线路的补充,呈现历史河运的繁荣,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可通过建设汉江水电站过船设施,形成汉江旅游通道;整治唐白河、嘉陵江航道,形成旅游跨区域线路;开启各支流的复航工程,推进旅游线路向纵深发展;建设汉江流域县级港口,提升港口码头城市的文化品位。

第二,利用城市特色优势进行区域辐射。汉江流域拥有一大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可以通过城市间的相互合作,合力建设汉江流域文化廊道,共同打造“汉文化”品牌。将汉文化品牌打响全中国,提升汉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要将旅游产品辐射到整个汉江流域全域旅游发展。

第三,建立现代高效的交通旅游网。应加快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在整个汉江流域乃至更大区域内,从横向方面,要将“汉江发展轴”(武汉-汉中)延伸到九寨沟,并拓展到成都或乌鲁木齐;从纵向方面,以围绕秦蜀古道、秦楚古道、巴山盐道、万里茶道构建旅游通道,形成大协作、大开放、大融合的新格局。

安康至张家界铁路是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将填补汉江上游地区铁路网空白。相关区域要抓着历史机遇,争取早日开工建设。随着社会发展,汉中-巴中-重庆的铁路将成为又一条南北通道,可适时启动修建计划。
新建交通线路,要尽可能在靠近人口集中城镇,旅游景区设立火车站或高速公路出口,要安排旅游交通专线或旅游摆渡车,实现高速铁路或公路与景区无缝衔接,保证旅客无障碍出行,确保旅游效益最优化。

第四,推动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可以根据历史脉络,构建红色旅游主线,丰富汉江流文化旅游内容,将秦巴红色线路推向全国。目前,万里茶道和蜀道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鉴于此,陕西、河南可将汉江上游的秦蜀古道和秦楚古道统一起来,以“秦岭古道”之名申遗。同时,巴山盐道、陕南悬棺历史久远,应着手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提升大巴山的世界影响力。此外,要充分发挥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和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领头羊作用,推出更多高品质的旅游区,打造汉江流域生态旅游与人文旅游相协调的品牌。

第五,开创中西部地区合作联动发展的新局面。积极开展与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合作,并且借助包海通道和呼南高铁,加强与北部湾和黔中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珠三角区域及呼包鄂经济区的合作,形成大协作、大开放、大融合的区域合新格局。

汉江流域的湖北、陕西、河南三省可以联合秦巴地区四川、重庆、甘肃3地,共同讨论汉江流域的发展,围绕“汉文化”开展系列的文化活动。

(作者单位: 安康学院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赵临龙教授简介: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2006年获得陕西省教学名师,2018年获得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020年被确定为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现为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旅游文化研究所所长,主持旅游方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省厅级旅游项目20余项,发表旅游研究论文40余篇,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其它政府机构科技成果奖10余项。

   赵临龙教授创意的“自然国心”旅游文化品牌获得2021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进入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提出构建的“中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获得2019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成为“一带一路”引领下的重要国际旅游精品线。

 

上一条: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秦天红考察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下一条: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成员何家理教授到安康市瀛湖生态管委会宣讲
关闭窗口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0 陕ICP备 06001643号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大道中段安康学院江北校区
邮编:725000 联系电话:0915-3358069 邮箱:hjl@a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