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上午,首届“汉水论坛——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在我校江北校区逸夫科技楼九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安康学院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安康学院、安康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康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安康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安康市水利局、安康市环境保护局、安康市旅游局、安康市气象局协办。

出席论坛的专家有: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佩成教授,长江学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敏娟教授,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党双忍教授,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永宁教授;出席论坛的领导有:安康学院党委书记王国良教授、安康学院副校长向纪明教授、安康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刘昌兰、安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高、安康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姚青臻;同时,安康学院科研处、校办、政社学院、旅环学院、经管学院、化工学院、农生学院师生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
上午会议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开幕式和第二阶段专家报告由向纪明副校长主持。在开幕式上安康学院党委书记王国良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安康学院的发展状况。他指出:“院士工作站和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安康学院服务地方发展设立的科研平台,是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舞台,期望与会专家不吝赐教,指导两个平台的研究与发展,更好地服务安康区域经济发展”。安康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刘昌兰、安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高致辞,强调汉江水资源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以及在安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对科学合理利用汉江水资源建言献策。

李佩成院士作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区位优势,保山护水努力发展绿特产业”的报告,强调立足安康区域特色,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党双忍教授作了题为“秦岭湖:中国的天池圣水”报告,认为实施南水北调是汉江之水接济淮河、黄河、海河,实现了中国水资源的战略重组,也是中国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调汉江水资源的重要地位,保护汉江水资源的重要性;赵敏娟教授作了“水资源的多重属性与全价值评估”报告,以水资源生态系统为代表,分析水资源的多重属性,认为水资源具备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支持服务四大功能,应该全方位评价水的价值。介绍了显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选择实验法(GES)三种评价方法,列举了评价实证案例;李永宁教授作了“汉江水资源保护利益实现与对策研究”报告,认为汉江陕西段水资源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长江的重要水源、引汉济渭的唯一水源,以《东江领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为例,强调汉江水资源利用补偿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如何更好地发挥汉江水资源的效用,同时为院士工作站和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向。
第三阶段的汇报交流和第四阶段闭幕式由安康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强主持。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安康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何家理教授作了“秦巴山区退耕还林与连片扶贫攻坚互动途径及机理研究”,探讨了秦巴山区退耕还林与连片扶贫攻坚之间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互动的途径与机理;研究中心利用研究所所长、安康学院旅环学院院长查芳教授作了“汉江安康段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报告,从水电、航运、灌溉、养殖、调水、旅游等6个方面梳理了安康汉江水资源利用现状;安康学院化工学院张万峰副教授作了“新常态下汉江水资源保护现状研究”交流发言,三位学者介绍了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展示了院士工作站和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闭幕式上向纪明副校长做了总结讲话。

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参观了“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了解如何从气候变化、区域污染监测与突发事件应对、治理措施方面确保“南水北调”水源的质量。专家建议应急中心应该加强与各领域专家和高校研究人员合作,充分发挥中心数据的功能,促进中心在汉江水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取得新的科研成果。

本次论坛是以科研平台为载体,吸引专家学者、地方政府部门、高校校内跨学院联合举办学术论坛的一次有益尝试,探讨多部门协作举办学术会议的思路。经过研讨,专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第二届论坛应邀请受水区专家参与,扩大学者群体;二是科研要与地方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相结合;三是工作站与研究中心探寻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的支撑点,比如山地茶园的灌溉问题等。
撰稿:吴亚娥 审核:刘强 何家理
2017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