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何家理院长就十九大报告安康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接受安康电视台专访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1-23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6日上午,安康市电视台记者范旭、查园在安康学院江北校区逸夫科技楼A805对政社学院院长何家理教授就十九大报告安康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问题进行了专访。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具体内容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新的总要求。2005年10月8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结合安康市的实际谈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

何家理分别从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内容的变化、安康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方面谈了个人的理解。认为:2005年10月8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这五句话20个字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它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二者的共同点:都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二者的不同点:“乡村振兴战略”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更上一个层次。一是经济建设方面,由“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提升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原来“生产发展”只是量的增长,现在“产业兴旺”是质的要求,要有自己的产业支撑,且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原来“生活宽裕”只是温饱标准,现在“生活富裕”则是小康标准;二是环境建设方面由“村容整洁”提升为“生态宜居”,由简单的外观整洁,发展为关注生态环境。居住安全,环境良好;三是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由“管理民主”提升为“治理有效”,不仅要加强党的建设,而且要加强村民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还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执行能力建设,看治理能力,由重过程转向重结果。

在安康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认为:首先,明确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变化,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内容的变化。其次,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委会班子建设,提升干部的执行能力和政策水平。第三,把村里的能人留下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团队的力量。第四,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给安康未来的新定位:打造“休闲养生——秦巴明珠”,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的区位分工,规划好适合区情的龙头产业,引领生产发展,吸引农民工回家建设家乡。第五,文化建设带动乡风建设,推动新民风和家风家训建设,移风易俗,引领农村生活新风尚。

11月19日晚20:25 安康市电视台在一台“学习十九大精神专栏”中播出了采访内容。这是继十九大之后政社学院和思政部举办十九大精神展览、上报教育厅体会文章、白河农村宣讲、专题学习、学生视频采访后的又一次宣传十九大精神活动。

(撰稿/程颖 审核/冯丰收 发布/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