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巴山线路车间举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黄娟带领4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参观了“巴山精神教育基地”。
巴山线路车间团总支副书记吕延砚对师生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基地共建将为学院理论实践提供优质平台,也为车间注入思想活力,助力双方在人才培养、理论宣讲、科研等领域深化合作。黄娟表示,基地的建立为校企实质性合作奠定基础,希望双方以基地为纽带,开展党团培训、人才培养等深度合作,引导大学生扎根基层、增长才干,同时学院将发挥专业优势,为车间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仪式上,双方签署基地建设协议并共同揭牌。该基地每年可满足300余名学生思政课实践、暑期 “三下乡”、创新创业训练等需求。校企将以“巴山精神”为引领,强化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其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介绍:巴山工务车间地处川陕交界、环境恶劣的大巴山腹地,担负着襄渝铁路81公里线路、78座桥梁、66座隧道、22座涵渠道和27组道岔的养护维修任务。这段线路集中了襄渝线上桥梁最高、隧道最长、曲线半径最小、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生活条件最差“六大之最”。自1978年组建以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巴山工务车间扎根山区、科学养路,形成了以“安心山区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坚定乐观的自强精神”为内涵的韩“巴山精神”,中共陕西省委将“巴山精神”誉为新时期的“延安精神”。47年来,巴山工务车间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百余项荣誉称号,培养出全国、省部级劳动模范14名。
(撰稿/王晓霞 审稿/单林波 韩涛 发布/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