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系系主任王辽为2025级新生解读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9-18 来源: 浏览次数: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级新生快速了解专业培养体系、明确学习方向,9月17日晚七点,在江南校区图书馆六楼大会议室,思想政治教育系系主任王辽为2025级新生解读人才培养方案。

王辽结合秦巴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西部基层德育工作需求,指出本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中学思政课教师与德育工作者举了往届毕业生扎根陕南、川西等地中小学,用专业知识助力基层思政教育的实例,让新生直观感受专业的社会价值与使命担当。

在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解读环节,王辽重点强调“数智素养”与“育人能力”的双重提升。结合方案中“人工智能基础素养”“人工智能+中学政治教学专题”等新增课程,说明数智化时代下,思政教师需掌握智能备课、数据化教学评价等技能;同时对照“师德规范”“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等8项毕业要求,用“三字一话训练”“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等具体环节,让新生明白如何从一名新生成长为合格思政教师。

课程体系是解读的核心内容。王辽以“理论+实践+特色”为主线,拆解专业课程结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8门专业核心课是“理论根基”,需扎实掌握;“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秦巴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等服务地方课程是“特色亮点”,;而“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则是能力提升的“补充战场”,鼓励新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至少10学分的第二课堂积分,锻炼教学创新与实践能力。

“大家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培养‘站在讲台能讲课、走进班级能管理、扎根地方能服务’的综合素养。”解读尾声,王辽为新生提出建议:大一打好理论基础、练好教学基本功,大二参与社会调查、接触基层教育实际,大三深耕专业技能、备战教学竞赛,大四通过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

此次解读会让2025级新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了清晰认知,明确了学习方向。新生们纷纷表示会好好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成长为合格的中学思政课教师德育工作者。


(撰稿/王辽 审稿/房春艳 发布/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