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江南校区二号办公楼四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课程负责人“说课程”活动。副院长房春艳、系主任王辽,以及学院教学督导、思想政治教育系全体教师参会。
活动伊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两名课程负责人依次登台“说课程”。
首先,章倩茹围绕《西方经济学》课程,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五方面依次展开阐述,章老师结合学生学情细化了“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素养培育”等目标,重点介绍了“案例教学+小组研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展现了对课程设计的系统性思考。

随后,李少青聚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进行汇报。他详细解读了该课程如何以历史演进为主线来串联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重点说明如何通过“原著选读+时代案例”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当代价值,体现了对课程内涵建设的深度探索。

两位老师汇报结束后,学院教学督导结合“说课程”内容与日常教学观察,从课程建设细节提出针对性建议。
最后,副院长房春艳肯定了两位课程负责人的精心准备与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她强调“说课程”是课程建设的“练兵场”,更是教师梳理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后续课程建设,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课程设计;二是课程建设要注重AI赋能;三是要重视教学督导建议的落地。希望所有专业课教师能够持续推动课程内涵式建设,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说课程”活动的开展,不仅为任课教师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通过两位课程负责人的汇报展示,其他教师得以从不同角度审视自身课程,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盲点与不足,从而激发对课程优化与创新的思考。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未来,学院将继续定期举办此类活动,形成常态化机制,促进教学经验的持续交流与共享,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撰稿/王辽 审稿/房春艳 发布/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