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直面教学不足 勇于改进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课改沙龙活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4-18 来源: 浏览次数:

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建设,增强教师课堂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4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乡村振兴学院培训研讨室3组织开展课改沙龙活动。学院全体无课教师、部分学生代表参与活动

活动从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环节拉开帷幕。吕海花、李少青代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晨晨代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刘涛、许志国代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演红利代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杨丽代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王辽代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分别进行教学展

在教学展示过程中,各位青年教师紧密围绕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巧妙运用视频、照片以及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新课导入,始终秉持 “以学生为中心” 的先进课堂理念,借助分组讨论、互动问答、情境创设以及 AI 教学等创新手段,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改革的理念切实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能力。

授课展示结束后,冯丰收教授,吴亚娥、李峰、房春艳、杨曼副教授分别对青年教师在授课环节以及课堂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系列建议。他们指出,授课环节的创新亮点不够突出,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形式较为简单单一,未能充分展现出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在教学课件设计方面,应更加注重精美与合理性,教学内容要力求简洁凝练,各环节之间要紧密相扣,对于视频和案例的选取也要更加谨慎;在语言组织上,教师需确保逻辑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要简练干净,突出重点,避免冗长拖沓;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体现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明确课程旨在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应将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对于以上意见和建议,各位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认同,并深受启发。

本次课改沙龙活动采用了 “老帮青、老带青” 的模式,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自我审视与成长的平台,使其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无疑为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了颇有成效的途径。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更加重视课改沙龙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更多教师投身于此类活动,鼓励教师们直面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秉持勇于改进的精神,致力于高质量完成每一堂课程教学,持续不断地为学院的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李少青 审稿/房春艳 发布/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