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2日,202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在陕西理工大学成功召开。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有关领导,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陕西各高校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工作骨干代表,陕西理工大学校领导、思政工作干部教师等全省70余所高校的17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齐聚陕西理工大学,共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我院副院长王晓霞应邀参会。
年会开幕式上,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姚书志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年会以“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塑造陕西高校立德树人新格局”为主题,旨在共商新时代全省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之策,共绘“三全育人”高质量发展蓝图。对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强调,思政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培育生命的崇高事业,必须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规律’:即深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此筑牢立德树人的坚实根基;积极践行‘教书育人规律’,全力锻造铸魂育人的优秀教师;紧密贴合‘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厚植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各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校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尊重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成长成才的需求,结合其不同的思想特点和认知水平,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开展分众化、精准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切实完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开幕式后,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负责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蓉生作了题为《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变革实践与发展趋向》的主旨报告。黄蓉生教授在其报告中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包括学科设置的历史背景、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报告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何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重点学科,并强调了其在新时代下的特色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这些内容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有助于他们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引领力。
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李重教授以《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的一点思考》为题、陕西师范大学董辉教授以《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创新与挑战》为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孙坤明副教授以《增强历史意识,努力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题、陕西理工大学黄存良教授以《1467”精准育人:重点心理问题学生专班帮扶体系构建与实践》为题、西安外事学院张周志教授以《构建“五位一体”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实践探索》为题、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段凌燕教授以《交通类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实践与研究》为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梅争利主持了学术论坛。
此次学术年会是在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主办、陕西理工大学承办的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及时向陕西省各高校传达了中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指示精神,有利于各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撰稿/王晓霞 审稿/单林波 发布/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