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的校园文化生活,夯实其理论根基,锤炼语言思辨能力与逻辑表达素养,我院于11月10日晚19:00在1022教室圆满举办第三届“青云杯”辩论赛。

赛场之上,辩手们以思想为矛、逻辑为盾,围绕深刻辩题层层交锋,时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时而针锋相对、妙语连珠,充分展现了马院学子扎实的学识功底与昂扬的青春风采,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语言魅力的思辨盛宴。

本次辩论赛分为两场进行。第一场辩论围绕“故事的结局与过程孰重孰轻”展开,正方认为结局更关键,即便过程精彩,黯淡结局也会让人遗憾、否定经历价值;反方则主张过程才是核心,人生体验源于沿途点滴,无精彩过程的完美结局只是空洞符号;第二场辩论聚焦“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可喜,正方称其能守护初见的纯粹真挚,规避情感隔阂,是值得庆幸的圆满;反方则认为这一状态可悲,初见流于表面,唯有历经磨合与成长,才能沉淀出厚重且有温度的情感。
辩论赛中的观众提问环节,是连接赛场与观众的关键纽带。它既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深度融入赛事氛围,更给辩手搭建了额外的展示舞台——优质的问题既能瞬间点燃现场热度,更能直击逻辑核心,全方位考验辩手的临场应变与思维深度,让辩论的交锋价值进一步升华。
点评环节,学工办主任唐丹首先对赛事进行点评,他聚焦辩手的逻辑架构与临场反应,称赞大家思维敏捷、攻防有序,同时建议辩手们在辩论中可更注重情感共鸣与价值升华,让观点表达更具感染力,并鼓励大家以赛促学,在思辨中不断成长。
随后,团总支书记王晓进行补充点评,他从多个角度对赛事进行了深入剖析,既肯定了辩手们出色的语言表达与默契的团队协作,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双方在材料征引与数据支撑上的不足,认为论据不够充实,说服力有待加强。希望队员们未来丰富知识基础,在后续赛事中再创佳绩。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与评委们的专业评审,正方团队最终斩获本届赛事桂冠,第三届“青云杯”辩论赛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智慧与口才的巅峰对决中,胡晨旭、张美琪、罗诗诗三位辩手凭借清晰严谨的逻辑架构、犀利深刻的言辞表达与沉稳从容的赛场风度,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与全场观众的一致赞誉。衷心祝愿我院辩论队能砥砺前行,在未来的赛事中再创辉煌。
(撰稿/张雨荷 万萌 审核/黄娟 发布/金粲璨)